梁場月滿,祠畔思牽 |
|
|
|
最后一方混凝土的余溫,終于在眉山的秋夜里漸漸散去。成眉項目制梁場上,預(yù)制箱梁如列隊的士兵般整齊排列,目送最后一批工友踏上歸程。活動板房門縫里漏出的燈光一盞盞熄滅,偌大的場地漸漸被一種浩大的空寂籠罩,唯有龍門吊的鋼索在晚風(fēng)中微微晃動,攪碎了滿地的月光。 月光是今夜的主角。它漫過整齊碼放的預(yù)制箱梁,在粗糲的混凝土表面淌出一層柔和的銀輝,那些曾經(jīng)布滿焊花與汗水的紋路,此刻都被溫柔包裹。我沿著箱梁間的通道緩步行走,手指撫過已經(jīng)冷卻的梁面,昨日下午最后一片箱梁澆筑時的熱鬧場景猶在眼前——振搗棒的轟鳴、工友們的吆喝、飛濺的水泥漿……一切的喧囂,最終都凝固成這沉默的幾何形體。 遠(yuǎn)處的三蘇祠想必也浸在這樣的月色里吧?紅墻黛瓦映著清輝,碑廊上“但愿人長久”的字跡被月光拓得愈發(fā)清晰。忽然記起去年此時參觀三蘇祠,守祠的老人說起,中秋前后,院中那株百年丹桂的花香能飄出半條街。若恰逢風(fēng)起,滿院的詩詞碑刻都仿佛在跟著翻頁。此刻我站在梁場,竟似能聞到那縷暗香,混著岷江水的濕潤,漫過田野,漫過鐵軌的雛形,將思念牽向遠(yuǎn)方的家。 工友們的說笑聲似乎還在梁場間回蕩。老張急著回去給孫子辦滿月酒,小王說要趕在中秋當(dāng)天到家,連平時最沉穩(wěn)的技術(shù)員小李,收拾工具時也哼起了小曲。這些箱梁見證了多少個日夜的汗水:清晨天不亮就亮起的板房燈光,正午頂著烈日綁扎鋼筋的身影,深夜里圍著圖紙討論的爭論聲…… 此刻,它們靜靜立在月光下,又承載著多少歸心似箭的期盼。 月光漫過梁場時,心頭忽然涌來一陣奇特的充實。這些由混凝土與鋼筋鑄就的軌跡,見證著我們七百多個日夜的耕耘——從第一孔箱梁澆筑時的忐忑,到如今最后一孔箱梁圓滿收官。離別在即,縱然有萬般不舍,但望著工友們?nèi)缙谔ど蠚w途的身影,這份圓滿比任何成就都更令人心安。晚風(fēng)輕撫過靜默的梁場,明日這里將重歸寂靜,而我們已將最珍貴的時光與情誼,永遠(yuǎn)澆筑進了這堅實的土地里。 風(fēng)從三蘇祠方向吹來,帶著千年不變的詩意,也帶著桂香的甜潤。我忽然覺得,蘇軾筆下的“千里共嬋娟”,從來都不是遙不可及的幻境。它是今夜照耀著梁場的這輪明月,是祠堂院里飄來的桂香,是工友們匆匆回家的腳步,也是遠(yuǎn)方家中那盞等待的燈火。那些澆筑成型的箱梁,此刻也成了“團圓”的注腳——它們將托起鐵軌,讓“千里江陵一日還”的浪漫想象,變成“千里歸途半日還”的日常。 夜色漸深,梁場愈發(fā)安靜,只有月光在箱梁上輕輕流淌。我對著三蘇祠的方向望去,仿佛能看見千年前的蘇軾,正舉著酒杯,與明月對酌。而今天的我們,在這片他曾眷戀的土地上,用鋼筋與混凝土?xí)鴮懶碌墓适拢尅扒Ю锕矉染辍钡钠谂危阼F軌延伸的方向,長出新的模樣。 或許明日醒來,梁場會迎來新的忙碌,但今夜,就讓月光溫柔地?fù)肀н@些箱梁,擁抱每一份歸家的喜悅,也擁抱這片土地上,由古至今一脈相承的溫情與擔(dān)當(dāng)。 |
|
|
【打印】 【關(guān)閉】 |